为持续做实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近期,澄城县纪委监委从严对标市委《关于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社会效果。
决定执行规范化。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鲜明导向,对纪律处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杜绝处分决定执行“打白条”“打折扣”。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发挥理想信念与政策法规的感化教育作用,对开除公职、开除党籍以下处分的直查案件,在向受处分人送达处分决定的同时,由部室负责人和受处分人谈话,询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使受处分对象深刻反思、认识错误。创新对县管干部处分决定宣布方式,采取在受处分人所在单位召开党委会议、专题通报会等方式,切实改变处分决定宣布“羞羞答答”“碍于情面”的状况,提升纪律处分威慑力和纪律教育感染力,使每个案例都成为抓早抓小、警醒震慑的鲜活教材。
剖析研判精准化。对易发、高发案件及重大典型案件,进行专门分析研判,剖析根源,查找风险漏洞,完善防控机制。工作中,针对信访举报突出的涉农惠农等方面问题,由各常委带队专班开展调研,推动问题整改。围绕近三年来扶贫领域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在各镇(办)开展以案促改,督促各镇(办)及职能部门从低保金发放、扶贫产业园项目建设、扶贫资金使用、危房改造等领域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规范权力运行。
警示教育多样化。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自主开展灵活多样警示教育工作,提升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即时性、实效性。紧扣警示教育主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达到了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良好效果。县纪委监委在全县性大会上通报典型案例处理情况6次,组织观看相关各类警示教育片21场次。积极鼓励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创新教育方式,促使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自我警醒,持续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
同时,坚持回访关爱制度化。坚持一人一策对受处分的干部进行回访,根据违纪违法事实的不同性质,在回访教育中秉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工作方式,以疏导式、警醒式、鼓励式、关怀式等不同谈话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干部“敢为”“愿为”的觉悟境界,厘清了“干多错多、干少错少、不干不错”的认识误区,积极引导干部提振精神,激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热情。
坚持强力宣传持续化。举办《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专栏,发布镇办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心得体会20篇、工作动态9篇。开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扎实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在线访谈节目,已对镇(办)党委书记、部分纪委书记等15人进行了专题访谈,着力在全县营造出推动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做实做好的浓厚氛围。(渭南日报记者 韩乐 通讯员 宋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