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澄城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五治理”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为切入点,以“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全面安排,快速启动,多措并举,全力狠抓,“八项规定”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狠抓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一是召开县委常委会、领导干部大会,专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研究贯彻落实具体措施,要求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八项规定的重要性,并严格贯彻执行。二是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澄城手机报、LED屏等多种形式,对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中的新会风、新文风、新作风和新风尚等进行广泛宣传,全县上下形成了认真学习、广泛监督、抓好落实的良好氛围。三是扎实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把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作为必学内容,通过学习辅导、座谈讨论、举办专栏、撰写心得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深化学习效果。共召开县委常委会1次,领导干部大会2次,广播宣传8期,组织各级各类学习辅导、座谈讨论100余次,制作手机报4期。
狠抓工作规范,建立长效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指示的通知》的意见和《县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六项规定》两个文件,从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加强监督考核等10个方面,对改进干部作风提出了40多条明确要求,对文件字数和数量、简报种类和篇幅、发文范围、公文质量等方面实行严格控制,对会议数量、规格、经费等方面加强管控,营造了良好的发文办会环境。县委常委会带头转变会风,要求每个议题的汇报要言简意赅、抓住重点,一般不超过10分钟。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五治理”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实行领导干部个人婚丧喜庆事项提醒告知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提醒告知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性文件,建立了一套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目前全县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坚持轻车从简,不带陪同人员,不悬挂横幅,不带媒体记者,坚持在机关“廉政灶”就餐,“八项规定”得到了很好落实。
狠抓自查自纠,接受社会监督。在全县各级党政组织中扎实开展以“五查五看”为主要内容的“五治理”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即:查全局意识,看是否存在与澄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合拍、与加快澄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查工作责任,看是否存在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查行政效能,看是否存在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查精神状态,看是否存在作风飘浮、工作不实的问题;查制度纪律,看是否存在不按制度办事、纪律松弛、办事不公、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通过“五查五看”活动,重点解决全县各级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庸、懒、散、奢、软”等问题,达到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聚合力、治奢倡节约、治软强动力的目的,着力打造作风踏实、务实能干、守纪奉公、勤政廉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各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并将每个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在本部门、本单位进行公开公示。目前,共查找出问题568个,征求到各方意见和建议354条,提出整改措施287条。同时,要求各乡镇党委书记、各部门一把手通过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狠抓监督检查,确保《规定》落实。把监督检查作为保证《八项规定》落实的长效机制来抓,开通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采取专项检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公开曝光等方式,重点对干部作风转变、厉行节约及工作日午餐饮白酒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在全县进行通报,并跟踪处理。同时,切实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减少开支。今年以来,共压缩各级各类会议16次,节约财政资金20余万元,同比减少26%。开展各类专项检查17次,明察暗访30余次,发现问题35起,对抓作风建设不力的3个部门,上班期间玩电脑游戏等8个单位、10名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对6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及10名干部进行了警示训诫谈话。通过对违纪问题的通报处理,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提升了工作效能。(澄城县纪委 严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