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澄城县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新一轮“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活动,力促“吃空饷”这一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运行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明确界限,认定具体情形。此轮集中治理覆盖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工作人员和相关离退休人员,明确定性单位“吃空饷”和个人“吃空饷”两种情形;对个人“吃空饷”问题进行详细划分,具体到单位挂名未到岗、终止人事关系仍领取工资等6类表现形式,保证专项治理工作面面俱到,有据可依。
认真核查,全面清理摸底。明确要求各镇、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总结前期“吃空饷”治理工作;根据界定情形、全面清理,实名造册,自查自纠,如实公示,接受监督。涉及下属事业单位和站所的镇、部门要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整改到位;要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要重点检查,坚持做到问题数据准、底数清、清理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严肃纪律,严格处理问责。在处理“吃空饷”单位和人员问题上,要坚决做到追缴资金、核减编制、追究问责“三不误”。坚持遵循不同情形、具体处理的原则,对挂名未实际到岗的,进行清退;对应当终止人事关系的,督促其办理相关手续;对终止人事关系或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核销工资关系;对利用职权让亲属或他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的领导干部,要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各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人员考核管理,加大平时考核力度,防止因管理松懈造成新的人员在编不在岗;要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退休、亡故、处分、辞职辞退、解除聘用合同等环节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各项政策和管理制度;要及时上报、随时更新工作人员个人信息和工资信息,自觉定期公示;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网站,对新闻媒体反映的“吃空饷”问题,要及时核查,并将调查结果予以反馈。
明确要求,周密部署实施。为积极推进治理工作, 该县建立了由县人社局牵头,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联合参与的沟通协调机制;正确引导各单位把集中治理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整改和加强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紧抓实抓好。对隐瞒不报、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人员,从严追究相应责任,并视情予以通报。(澄城县纪委 李金锁 彭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