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澄城县严格贯彻落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要求,不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肃处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畅通线索渠道,精准发力。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多渠道进水”发现问题线索的基础性作用,在10个镇(街道)163个村设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举报箱173个。实行每周二线索移送报告制度,要求财政审计、公检法司、扶贫惠农、卫计教育等16个职能部门按期报送问题线索,1至10月份,全县共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40件,给予党纪处理12人、组织处理4人。
聚焦项目实施,精准查处。聚焦扶贫项目实施,结合《关于对涉及扶贫项目资金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着力以“八查八看”为主要内容,专项治理扶贫领域重点部门项目人员腐败和作风问题,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组成3个联合督查组,对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和关键岗位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督查,针对检查出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限期整治、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遏制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狠抓作风建设,精准施治。聚焦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开展“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快落实”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重申全县干部“十严禁”,制定《澄城县脱贫攻坚工作十条纪律》,强化纪检监察干部“十条禁令”,明确提出“十个必须、十个一律”要求。推出《不忘初心敢担当,牢记使命埋头干》电视访谈栏目,18个县直部门、10个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话作风、促发展,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用好四种形态,精准惩处。积极践行“四种形态”,落实以提醒谈话为主、组织约谈跟进,辅之以民主生活会检验整改的“两谈一会”模式,实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常态化。聚焦扶贫领域问题,1至10月份,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5人、第二种形态处理28人、第三种形态处理1人。(澄城县纪委监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