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渭区纪委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制度创新。
强力落实乡镇机关“廉政灶”制度。按照省市的要求,先后3次下发文件,实行常委、室主任包联乡镇责任制,定期由纪委常委带队逐乡镇检查,督促乡镇建立、规范“廉政灶”管理,并以区委、区政府文件规定全区各级领导和区直部门下乡镇检查调研,一律在乡镇机关“廉政灶”就餐。目前,全区22个乡镇中,已有20个乡镇机关廉政灶投入运行,剩余2个乡镇因机关工程建设事项正在加快落实。
全面实施乡镇办纪(工)委办案协作区制度。在全市率先制定乡镇办纪(工)委办案协作区《暂行办法》,将全区28个乡镇办按地理区域,划分为6个办案协作区,实行区纪委常委包联协作区制度。目前,协作区联合办案工作全面推进。
试行单位“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制度。建立副职分管、正职监督、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机制,使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相对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制度和权力约束机制。目前,此项制度正在渭南市旧城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区交通局2个单位进行试点,试点工作反响良好,区国税、计生等部门主动要求开展试点。
推行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围绕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突出重点岗位,查找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通过排查风险、完善制度、督促检查、总结提高等环节,形成以工作岗位为点、工作程序为线、监管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目前,首批选择的蔺店镇、闫村镇、人民办、区财政局、区交通局、地税分局等6个单位试点工作正在开展,2011年将在全区逐步推开。(临渭区纪委 张治国 王卫红)